回家过年,是亿万中国人心底最温暖的情愫。家乡好,人民也好。近年来,曲靖市会泽县聚焦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基础不断夯实,畅通乡村道路,加速高铁建设,道路变化实实在在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、期待值。
2024年,渝昆高铁会泽段、会巧和宣会高速均实现投资、建设“双过半”,并完成通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290公里。当前,渝昆高铁建设正在冲刺关键阶段。
小砖铺就“上学路”
据了解,1990年以前,岩脚村还没有正式的道路,仅有村民长期行走而形成的小路。随后,该村发动、组织村民集体挖路,有了正式通行的道路。但该路段仍为泥巴路,下雨天行走困难,且因是人工挖掘,其宽度较窄,车辆通行不便。

图为保留的土路,目前行走的村民较少,沿路出现杂草

图为后期修建的公路,车辆畅行
岩脚村党委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夏安品介绍:“2014年开始,政府出资外包,将挖掘的道路进行拓宽,并垫沙石、铺砖,这才有了现在岩脚村内部以及可连通社区、乡镇的道路系统。” 如今,车辆可在平整、安全的公路通行,村里孩子上学都方便不少,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。
岩脚村村委会的后方不远处就是岩脚小学,在实现道路硬化之前,到学校还需要走泥泞、陡峭的山路,而泥巴路变为砖路后,上学不再怕下雨天摔倒,不仅家长开车可以送孩子上下学,科普大篷车也开进岩脚小学,开启一场场科普乡村行。同时,村里的孩子需要到罗布古社区或会泽县城内就读初高中。自从道路通畅后,生活富裕起来,几个自然村之间来往的车辆多了起来,从罗布古社区也可直接乘坐乡村客运前往会泽县城。
高铁提速“回乡路”
此外,一场与会泽紧密联系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。渝昆高铁途经会泽县,连接昆明与会泽,提速回乡路,切实考虑群众需求,满足群众早日回家过年的美好愿望。
目前,从昆明通往会泽的公共交通方式仅有大巴车或网约车,这可能削弱外出上学、务工的人想回乡的心。岩脚村村民樊善高在昆明已经务工两年,大巴车转乘复杂,因此回家多选择乘坐网约车,但网约车价格偏高。他认为,如果高铁开通,回家的时间和费用降低,回家的次数自然也会随之增加。
岩脚村外出务工、上学的人较多,当问及他们对渝昆高铁通车的期待时,最直接的感受是“回家的路程更短了!不用再多次换乘”。他们也希望高铁修建后,可以增加从高铁站到乡镇的公交车或专线客车。
交通促进“产业路”
高铁修建不仅畅通上学平安路、回乡加速路,更是铺就幸福路、富裕路,助推乡村振兴。
岩脚村村民樊彩存,2024年毕业于昆明的一所大学,现在在昭通市务工。她从“微会泽官方”微信公众号上关注到渝昆高铁会泽段的修建情况,常为高铁修建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感到自豪。樊彩存表示,以后想回到家乡发展,对于沿线的会泽县来说,高铁通车完善了会泽县的基础设施,破除旅游发展阻碍,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家乡的美和会泽人民的热情。
春节期间,渝昆高铁会泽段的工人们一直坚守奋战,力争早日实现通车。高铁连接的不只是两个地方,更是紧紧联系家乡与游子的心。
来源:云南日报-云新闻
供稿人:缪佳
指导老师:刘靖轩
排版:玉温囡
一审:刘靖轩
二审:任利
三审:毛志荣